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简介

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是在原人文学院构架下于2008年调整成立的,下设历史系和旅游学系。

学院具有较强的学科实力和研究平台。现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中国史和世界史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;有1 个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-内蒙古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基地,3个研究平台--内蒙古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心、西方文明研究中心和内蒙古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,凝练形成内蒙古区域发展与社会变迁、西方文明史和草原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等3个校级学术创新团队。设有历史学、旅游管理和文史哲基地班3个本科专业,其中历史学专业是自治区品牌专业,文史哲基地班是自治区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。目前在校本科生465人,研究生150人。

历史系 是1957年建校之初最早成立的七个系之一,所设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较早的历史学本科专业。最初的师资队伍由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外交学院、中国人民大学、东北人民大学等著名院校选派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和研究生组成,使历史学系在办学之初师资水平就处于高起点之上,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50年来,在胡钟达等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带动下,经几代人共同努力,不仅形成了良好的学风,而且人才济济,成果丰硕。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,而且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,起到了学科孵化器的作用。

旅游学系 原为历史学系下设的旅游管理专业,1993年开始招收专科生,1996年招收本科生, 2002年旅游学系成立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旅游学系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步,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,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区内旅游规划课题,广泛开展了旅游系统业务专项培训。文史哲基地班,是1996年开始建设的自治区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,按照“厚基础、宽口径”思路,培养具备文史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、德智体全面发展、品质优、素质高的复合型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。

学院现有教职工41人,其中教师38人,管理人员3人。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,自治区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;博士生导师2人,硕士生导师16人,兼职硕士生导师9人。教师中有教授11人、副教授7人;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7人,在读博士4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45%。  “十一五”期间,学院获批国家级项目4项、省部级项目8项、横向项目4项;纵向项目经费达到40多万元,横向项目经费达到100多万元。出版学术专著7部(含合著)、编著3部、译著1部、古籍整理2部;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,其中CSSCI论文检索60余篇。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奖励5项。

学院坚持“全面发展,知行结合,服务社会,与时俱进”的育人理念,倡导学生“多学多行多思,求真求善求美”,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、专业知识扎实、紧随时代潮流、富有人文素养,并有很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。秉承“史德求真,旅道崇美”的治学理念,弘扬优秀历史文化,倡导现代旅游文明,在知识的传承和真理的探求中,弘大德,育大美。循“‘自由思想’原则,取‘兼容并包’”主义,坚守“独立之人格,自由之精神”,吸纳、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,为学院师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学习氛围,积极鼓励学术和管理创新,推动学院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。